Galaxy 帮助中心

从Web Service接入数据

创建于 2022-10-18 / 最近更新于 2023-01-17 / 2446
字体: [默认] [大] [更大]

1. 从Web Service接入数据概述

从Web Service接入数据,是指观远数据支持将API数据通过Web Service数据连接器进行接入,可自定义灵活配置API返回数据的解析规则和选取所需字段,最后并利用连接创建Web Service数据集。

2. 从Web Service数据集接入数据操作步骤

首先点击导航栏的“数据中心”,进入数据管理中心。随后点击右上角的“新建数据集”按钮,选择Web Service。

2.1 创建数据连接

首先填写Web Service的URL地址、请求方式、请求头、认证、请求参数、请求体。点击“发送请求”可测试连接并查看响应结果,结果包括状态码和响应消息体。

请求方式(支持GET/POST,默认为GET):

  • GET:一般用于请求资源;

  • POST:一般用于传输资源。

请求头:由key/value 组成,告诉服务端需要的资源类型。具体参数设置可以见以下文档。

https://www.cnblogs.com/yunlongaimeng/p/10904558.html

认证(当前只支持API密钥、Token令牌2种认证方式)

  • API密钥:API密钥是赋予某种形式的秘密令牌的名称,与Web服务(或类似的)请求一起提交以识别请求的来源;

  • Token令牌:Token是指在指定有效时间内可以代表用户角色,具有请求接口的权限。

请求参数:需要获取的字段和条件。

请求体(只限JSON格式)封装POST请求消息的请求参数的,GET没有请求体。

在请求参数的参数值和请求体中支持补充全局参数,且请求体下提供快速添加时间宏参数选择。

2.2 配置数据解析

测试连接成功后,可查看API的返回结构。通过使用标准的JSONPath解析JSON的规则,可输入结果字段路径(结果字段路径仅限JSON数组类型),系统将自动解析结果字段路径的1级层级(不含该路径下的嵌套的数组/对象)下所有对象的键值对(key/value)并自动展示一个勾选列表。

如果需要额外添加结果字段路径下嵌套对象中的某一键值对,则可通过新增字段来添加。

最后勾选所需字段,修改字段名称和类型,并可预览30行数据。

2.3 数据连接及更新设置

观远数据支持两种数据连接方式,分别为:

  • 直连:通过Restful API进行准实时的接口数据获取,并通过BI进行可视化展示;同时可以通过全局参数等实现接口参数化查询。此时系统不会对抽取的数据进行持久化管理,也不进行增加更新,数据具有实时性。

  • Guan-Index:通过Restful API进行历史数据全量抽取,并配置好增量策略,将获取的数据在BI平台内沉淀为Guan-Index数据集,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加工处理。

ps:接口请求中使用全局参数后,仅支持“直连”,不支持“Guan-Index”。

当连接方式为“直连”时,可为Web Service数据集设置一个合理的缓存有效周期,并可选择是否支持卡片实时数据。

如果开通了“24h定时更新任务密度图功能”,功能开启后,缓存有效周期选择每天/每周/每月,则会展示定时更新任务密度图(如需使用该功能,请联系观远人员协助开启)。

3.png

当连接方式为“Guan-Index”时,可为Web Service数据集设置一个合理的更新周期,以及是否需要设置去重主键进行增量更新。

2.4 确认数据表信息

最后为数据集指定一个方便辨识的名字,以及指定保存位置。点击“确认新建”后,数据集创建成功,在对应的文件夹目录下能找到对应数据集。

2.5 数据集模型结构编辑

创建好Web Service数据集后,点击进入数据集详情页,可看到数据集的概览、相关联的卡片以及数据安全等信息。在“模型结构”页面,点击右上角的编辑,可修改编辑数据集模型结构,可修改的内容包括:

  • 请求方式

  • 请求地址

  • 请求头/认证/请求参数/请求体

  • 结果字段路径

注意:对于“抽取数据”类型(创建数据集时,选择“Guan-Index”连接方式)的Web Service数据集,不支持使用参数/用户基础属性 作为参数值。

2.6 数据集更新设置

在数据集详情页,点击“数据更新”,可以修改增量更新的相关配置;同时可以手动触发数据集的更新,包括覆盖旧数据和追加新数据2种方式。此外请求参数和请求体也支持自定义修改,也支持使用动态时间宏。(关于时间宏与参数的更多内容,可查看《动态时间宏》、《全局参数》)。

注意:增量更新仅是抽取模式(创建数据集时,选择“Guan-Index”连接方式)下的数据集可进行配置。

2.7 请求参数:“用户基础属性”参数说明

用户可以在创建数据集时添加“用户基础属性”作为参数,同时也可以在数据集的详情页内查看具体的参数信息。设置完成后,用户在查看仪表板时,能看到的数据会根据参数得到相应控制,最终让数据安全管控更加精细化;同时在用户看数时,实现千人千面的效果。

3. 名词解释

3.1 Web Service

Web Service是一个平台独立的,低耦合的,自包含的、基于可编程的Web的应用程序。

3.2 API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接口(如函数、HTTP接口),或指软件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衔接的约定。 用来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的一组例程,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

4. 常见问题

4.1 将API数据通过Web Service进行接入数据时,如何测试?

免费可供测试的API,可自行注册,注册后就有免费调用的资格,具体如下:


15 人点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