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归因
1. 概述
1.1. 功能说明
智能归因是一款围绕企业关键业务指标提供深度洞察的智能分析产品。基于归因策略配置,对指标异动或对比差距自动进行多维度、多指标拆解分析,挖掘潜在影响因素,定位异常单元及主要因子贡献,助力企业迅速洞悉业务,敏捷决策。
1.2. 应用场景
1.监控和分析北极星指标(总量指标)
例如,公司流水这一总量指标下降 5%,管理层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使用智能归因,从渠道、商品、用户等多个视角做数据归因,可以帮助管理层找到结构变化,给出操作方向;从 连带率、件单价、销售量的业务视角分析,可以帮助管理层找到业务运营变化,给出运营方向。
2.分析关键的质量和效率指标(比率指标)
例如,公司折扣率这一比率指标下降了 10%,管理层需要知道原因是什么。使用智能归因,从渠道、商品、用户等多个视角做数据归因,可以客观评估不同渠道对变化的贡献,给出可评比指标。
2. 操作步骤
2.1. 创建智能归因
准备好归因数据集后,创建智能归因页面。
- 进入「数据分析」模块,选择「新建页面 > 智能归因」。
- 在「新建智能归因」对话框中,配置归因页面的名称、描述、位置,并选择需要归因的数据集。完成后确认,进入智能归因配置界面。
2.2. 配置智能归因
智能归因页面创建后,对归因指标、归因方式等进行配置。
-
在「指标设置」区域配置相关配置项。
配置项 | 说明 |
---|---|
数据集 | 用户有权限的数据集,观远 BI 支持的全部数据集。 |
归因指标 | 本次归因需要分析和监控的关键指标。 |
语义 | 配置归因指标的语义(例如归因指标为零售金额,则语义为越高越好)。语义配置后将影响数据预览区域变化值及变化率的样式颜色。 |
对比方式 | 择目标指标的对比方式,当前支持「时间对比」。![]() 单击「设置」,进入对话框中配置对比的具体时间。 配置后,自动展示进行归因对比分析的本期与上期时间,便于确认。 |
筛选条件 | 归因数据所选的取样范围,后续所有的归因基于当前筛选后的数据集做归因。 |
-
「指标设置」区域配置完成后,在「数据预览」区查看归因指标的对比变化情况。数据预览区显示归因指标的当前值、上期值以及同环比。
-
在「归因设置」区域,配置归因方式、需要归因的维度与指标等配置项。
配置项 | 说明 |
---|---|
归因方式 | 选择归因方式: |
整体结论 | 是否要在结果界面展示整体结论。 |
维度归因 | |
指标归因 | 配置后,归因结果页面将按所配置的指标关系展示各指标对归因指标的影响。 |
组合归因 | 勾选维度下钻,将根据设定的维度层级进行归因,且对满足贡献阈值的维度值继续归因,并对末级维度值进行指标归因。 |
- 配置完成后,单击「保存」,进入归因结果页面查看结论。
2.3. 查看归因结果
2.3.1. 查看整体结论
进入归因结果页面,可先查看整体结论。整体结论支持包含开篇词、维度归因结果、指标归因结果、组合归因结果,可进行自定义配置,详见2.4. 配置报告内容。
可选择展示同向、反向或全部的归因维度。同向、反向的释义详见附:概念解释。
2.3.2. 维度归因结果
维度归因从业务经营的结构变化计算数据贡献,帮助管理层发现指标变化背后的结构改变,管理上经常是对应的具体负责人。其中单一维度归因是相对粗粒度的分析视角,交叉维度对应业务管理视角提供宏观分析视角(如:每一个运营具体对接区域的品类)。
2.3.2.1. 归因结论
维度归因结果展示所配置的维度对目标归因指标的影响。页面文字部分包括开篇词和维度归因结论。
维度归因的结论模版可点击「报告内容」进行自定义配置,结论支持配置的内容(详见2.4. 配置报告内容):
- 文本样式:大小、字体、颜色等常用配置。
- 文本参数:包括维度名称、维度值、最大、本期值、上期值、变化值、变化率、占比、贡献值、贡献百分点、贡献率,用户可以在文本中引用明细参数,相关参数将会使用实际数据填充。
- 显示数量:结论中显示的归因条数,同向和反向分别配置。会基于不同维度中所有维值组合做排序。
- 排序字段:支持基于明细指标做降序排列。
2.3.2.2. 查看归因明细
在维度归因结果页面,支持进行以下操作查看维度归因明细数据。
- A:维度切换:支持切换维度查看不同维度下的维值归因。
- B:维度下钻:基于当前维度自由选择另一个维度做数据下钻,如:东北 -> 黑龙江 -> 哈尔滨。
- C:指标拆解:基于任意维值做指标归因(请确保已在智能归因配置界面配置指标逻辑)。
- 相对大盘:拆解因子(指标)对归因指标的整体变化的贡献
- 相对上级:拆解因子(指标)对当前维值条件下的变化的贡献(基于上一级维度下钻)
可选择展示同向、反向或全部的归因维度。同向、反向的释义详见附:概念解释。
2.3.3. 指标归因结果
指标归因从业务经营的运营逻辑视角计算贡献度,帮助管理层发现指标变化背后的运营策略影响,管理上经常是对应的事务或者环节。
可选择展示同向、反向或全部的归因维度。同向、反向的释义详见附:概念解释。
2.3.3.1. 归因结论
指标归因结果按所配置的指标间逻辑,展示各指标对目标归因指标的影响。页面文字部分包括开篇词和指标归因结论。
指标归因的结论模版可点击「报告内容」进行自定义配置,结论支持配置的内容(详见2.4. 配置报告内容):
- 文本样式:大小、字体、颜色等常用配置。
- 文本参数:包括维度名称、维度值、最大、本期值、上期值、变化值、变化率、占比、贡献值、贡献百分点、贡献率,用户可以在文本中引用明细参数,相关参数将会使用实际数据填充。
- 显示数量:结论中显示的归因条数,同向和反向分别配置。
- 排序字段:支持基于明细指标做降序排列。
2.3.4. 组合归因结果
组合归因综合维度和指标归因,通过机遇确定性的分析链路和运营逻辑计算贡献度,帮助管理层做穿透视分析和运营,业务可以快速定位到具体业务单元和运营逻辑,从而快速完成业务调整。
可选择展示同向、反向或全部的归因维度。同向、反向的释义详见附:概念解释。
2.3.4.1. 归因结论
组合归因结果先进行维度下钻归因,然后对末级维度或维度组合进行指标归因。
组合归因的结论模版可点击「报告内容」进行自定义配置,结论支持配置的内容(详见2.4. 配置报告内容):
- 文本样式:大小、字体、颜色等常用配置。
- 文本参数:包括维度名称、维度值、最大、本期值、上期值、变化值、变化率、占比、贡献值、贡献百分点、贡献率,用户可以在文本中引用明细参数,相关参数将会使用实际数据填充。
- 显示层级:按照维度配置的顺序显示结论中层级,如:地区 -> 省份 -> 品类 -> 价格带维度组合中,显示 1 层,则结论中仅展示地区归因。
- 显示数量:结论中显示的归因条数,同向和反向分别配置。针对每一个维度单独配置,会基于不同维度中所有维值组合做排序。
- 排序字段:支持基于明细指标做降序排列。
2.3.4.2. 查看归因明细
在组合归因结果页面,支持进行以下操作查看组合归因明细数据。
- A:组合路径切换:支持切换不同组合路径。
- B:维度下钻:基于指定组合路径逐层展开归因数据,如:东北 --> 黑龙江 --> 哈尔滨。
- C:指标拆解:基于任意维值做指标归因(请确保已在智能归因配置界面配置指标逻辑)。
- 相对大盘:拆解因子(指标)对归因指标的整体变化的贡献。
- 相对上级:拆解因子(指标)对当前维值条件下的变化的贡献(基于上一级维度下钻)。
2.4. 配置报告内容
归因结果页面展示的内容及模版可进行自定义配置。单击页面右上角「报告内容」,进入配置界面。
-
配置整体结论 勾选在整体结论中展示的结论内容,包括开篇词、单一维度、交叉维度、指标归因与组合归因。
-
配置开篇词内容 配置各分析结果页面的开篇词模版。在「添加参数」下拉框中选择字段,结果中根据参数值动态展示。
-
配置单一维度内容 配置单一维度结果页面展示的内容模版。
配置项 | 说明 |
---|---|
结论内容 | 配置结论内容模版及样式。 |
显示数量 | 配置结果页面展示的同向/反向影响的维度数量。 |
排序字段 | 基于明细指标做降序排列。 |
-
配置交叉维度内容 配置交叉维度结果页面展示的内容模版。
配置项 | 说明 |
---|---|
结论内容 | 配置结论内容模版及样式。 |
显示数量 | 配置结果页面展示的同向/反向影响的维度数量。会基于不同维度中所有维值组合做排序。 |
排序字段 | 支持基于明细指标做降序排列。 |
-
配置指标归因内容 配置指标归因结果页面展示的内容模版。
配置项 | 说明 |
---|---|
结论内容 | 配置结论内容模版及样式。 |
显示数量 | 配置结果页面展示的同向/反向影响的维度数量。 |
排序字段 | 支持基于明细指标做降序排列。 |
-
配置组合归因内容 配置指标归因结果页面展示的内容模版。
配置项 | 说明 |
---|---|
结论内容 | 配置结论内容模版及样式。 |
默认展示层级 | 选择组合归因结果展示的分析维度层级,例如配置为2,则结果页面按2层维度展开。![]() |
显示数量 | 配置结果页面展示的同向/反向影响的维度数量。针对每一个维度单独配置,会基于不同维度中所有维值组合做排序。 |
排序字段 | 支持基于明细指标做降序排列。 |
2.5. 配置权限
单击「更多 > 权限管理」,对智能归因页面进行权限配置。权限相关说明,详见权限管理(智能归因页面暂不支持复制权限功能)。
3. 限制与注意事项
- 维度归因贡献明细:仅展示 TOP 维值数据,当前是同反向各展示 TOP10。
- 组合归因贡献明细:最多展示 1000 条数据 TOP 维值数据,当前是同反向各展示 TOP10。
附:概念解释
- 归因指标:归因的目标指标,例如基于“为何本年零售总额相较于去年低了5%”这一目的展开归因分析,“零售总额”即为归因指标。
- 归因数据集:核心业务数据集,根据实际业务发生生成的数据集。
- 指标归因:基于目标数据做指标拆解,需要目标数据集中存在指标详细目标数据。
- 维度归因:基于目标数据做维度拆解,仅支持归因数据和目标数据集中同时存在的维度。
- 同向:归因维度和归因目标指标在正负方向一致。示例如:指标下降时,如果归因贡献是负数则为同向。
- 反向:归因维度和归因目标指标在正负方向相反。示例如:指标下降时,如果归因贡献是正数则为反向。
- 贡献值:差值变化影响,在绝对变化值中,影响因子带来了多少绝对值的影响(详见下图图解)。
- 贡献百分点:同比变化影响,在同比变化百分点中,影响因子带来了多少个百分点的影响(详见下图图解)。
- 贡献率:变化影响比例,影响因子对变化的贡献占比,相加等于100%(详见下图图解)。
计算过程
- 先算出贡献值(不同指标类型的计算方式不同)
- 贡献值 = 总变化值 * 贡献率 ———关注变化值带来的效果
- 贡献百分点 = 总变化率 * 贡献率———关注变化率带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