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版本:7.2.0

仪表板智能洞察

1. 概述

仪表板智能洞察通过AI自动解析仪表板数据,一键识别异常波动、隐藏关联与业务机会,为用户提供可视化之外的深度洞察与可行动建议。

2. 适用场景

在企业数据分析场景中,仪表板智能洞察通过 AI 技术实现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与智能呈现,突破传统可视化看板的静态展示局限,为用户提供自动化、可行动的决策支持。核心应用场景如下:

适用场景业务痛点仪表板智能洞察如何解决当前痛点实现价值
经营分析提效
  • 经营分析会/业务复盘会依赖人工数据解读,耗时长达数小时
  • 报告质量受限于数据分析师个人能力,关键结论易遗漏或偏差
  • 自动生成含关键指标解读、异常波动预警及归因分析的决策报告
  • 快速生成结构化结论的完整洞察,缩短决策链条
  • 降低80%报告准备时间
  • 消除人为分析偏差
  • 提升战略决策时效性
  • 终端业务赋能
  • 一线人员(如门店店长)缺乏数据分析能力,难以从复杂仪表板中提取有效信息
  • 传统数据推送缺乏解读,行动指引不明确
  • 智能生成「数据总结+归因分析+执行建议」
  • 支持通过企微/钉钉/飞书自动推送带策略建议的日报/周报
  • 门店业绩问题定位效率提升60%
  • 自动生成可落地的优化方案
    - 实现数据到执行的无缝衔接
  • 系统智能增强
  • 现有业务系统数据分析功能薄弱,二次开发成本高
  • 缺乏智能化的数据洞察能力
  • 通过API输出智能洞察模块,嵌入各种业务系统或应用
  • 零代码实现系统数智化升级
  • 与企业工作流深度集成
  • 3. 版本要求

    升级到「7.0」及以上版本可体验仪表板智能洞察。

    说明:需要升级到相应的hotfix版本才可正常使用仪表板智能洞察,如不确定当前版本能否使用可联系观远数据商务人员或客户成功经理确认。

    4. 使用指导

    4.1. 前提条件

    已完成 License 开通大模型服务配置

    4.2. 使用流程

    4.2.1. 仪表板编辑者

    4.2.1.1. 开启智能洞察
    1. 在仪表板首页点击「编辑」进入仪表板编辑页面。
    2. 点击「智能洞察」入口,右侧弹出「智能洞察」页面。
    3. 点击「设置 」按钮/「 去开启」,均可进入智能洞察配置页面,进行洞察提示词配置、大模型服务选择与功能开启。
    4.2.1.2. 配置洞察提示词

    仪表板编辑者可以向大模型提供用来生成智能洞察的背景知识,提示词的描述质量直接影响仪表板智能洞察生成结果的准确性和价值。

    如何更好的配置提示词可参考提示词撰写最佳实践

    输出要求

    已默认提供相对通用的设置内容,可直接使用默认值、或在默认值基础上进行微调即可。

    洞察思路、业务知识

    建议进行自定义的精细调整,填入期望大模型进行智能洞察的分析框架、不同仪表板相关的业务知识等。这部分的背景知识提供得越精准,大模型最终生成的智能洞察也会越符合场景诉求。

    配置提示词的过程中,可以随时点击「预览」查看洞察效果。

    4.2.1.3. 选择大模型服务

    前提条件:已在「管理中心 > 系统集成 > 大模型服务」 中完成大模型服务配置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大模型,若不做切换,将自动使用系统默认大模型。

    4.2.1.4. 发布智能洞察
    1. 提示词和大模型服务调整完毕后,打开智能洞察开关,并「保存」当前配置内容。
    2. 点击仪表板「发布」按钮,将当前「智能洞察」的配置内容发布到线上,供仪表板使用者使用。

    4.2.2. 仪表板使用者

    4.2.2.1. 洞察查看方式

    对于开启了「智能洞察」的仪表板,在仪表板首页可以看到「智能洞察」入口。
    点击「智能洞察」后,大模型会对整个仪表板的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基于仪表板编辑者提供的背景知识,最终给出简明扼要的洞察结论和建议。

    4.2.2.2. 交互式分析

    追问功能

    对话框中输入问题,点击「发送」,可以对当前的洞察结论进行灵活的追问,支持多轮对话深度挖掘数据背后原因。

    自定义洞察

    用户可以通过「自定义洞察思路」设置临时的分析框架,生成千人千面的洞察报告。

    复制功能

    智能洞察的输出结果支持「复制」,保留相应的文本格式(加粗、缩进、列表标号等)。

    5. 权限管理

    5.1. 概述

    权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对使用仪表板智能洞察的用户权限进行精细化管控,通过 「角色 - 权限」匹配机制,确保不同业务角色(如数据分析师、门店店长、普通门店店员)仅拥有与其工作内容适配的权限,避免权限冗余导致的误操作(如普通业务分析师无需洞察 「编辑」权限,防止误改洞察逻辑;普通门店店员仅需查看仪表板内容,无需洞察「查看」权限)。

    5.2. 权限说明

    入口:管理中心 > 用户管理 > 角色

    5.2.1. 角色类型说明

    角色是管理员为每个账号赋予的特定权限分组,每个角色背后都有其对应的功能权限信息,详细内容可参考角色设置

    默认角色

    • 管理员:默认拥有「查看+编辑」权限。
    • 普通用户:默认拥有「查看+编辑」权限,可取消「查看+编辑」权限。
    • 只读用户:默认拥有「查看」权限,可取消「查看」权限

    自定义角色

    管理员可按需创建自定义角色,并基于业务需求灵活配置权限。

    说明:自定义角色默认没有仪表板智能洞察任何权限。

    5.2.2. 角色权限说明

    5.2.2.1. 查看

    权限作用

    控制是否能在仪表板首页以及仪表板编辑页面看到「智能洞察」入口。仅拥有「查看」权限的用户可查看已发布的智能洞察报告,支持使用「追问」「复制报告」功能,但无法修改洞察配置。

    生效前提

    需确保该仪表板已由编辑者完成智能洞察发布,若仪表板未开启智能洞察,即使用户有「查看」权限,也无法看到「智能洞察」入口。

    5.2.2.2. 编辑

    权限作用

    控制用户是否能开启以及配置仪表板智能洞察,拥有「编辑」权限的用户可执行全流程操作,包括:开启智能洞察功能、配置洞察提示词、选择大模型服务、发布智能洞察。

    权限范围

    仅对用户有编辑权限的仪表板生效,若用户无仪表板「编辑」权限,即使拥有仪表板智能洞察「编辑」权限,也无法进入仪表板编辑页面配置洞察。

    使用建议

    建议仅分配给核心业务角色(如AI相关的数据分析师),避免普通用户误改提示词或大模型配置,导致洞察报告质量异常。

    5.3. 角色权限配置示例

    目标

    • 为AI相关的数据分析师团队配置专属角色,仅允许该角色拥有 「编辑」权限(负责开启洞察、配置提示词等);
    • 门店店长、区域经理等角色拥有洞察「查看」权限,而普通门店店员则不开放此权限,以此控制大模型接口的调用成本。

    操作步骤

    1. 调整普通用户权限(取消「查看+编辑」权限)

      1. 在「管理中心 > 用户管理 > 角色」页面,找到「普通用户」角色,点击右上角「编辑」;
      2. 在「功能模块」列表中找到「仪表板智能洞察」,取消勾选「查看+编辑」权限;
      3. 点击「保存」,生效后「普通用户」无法查看与配置仪表板智能洞察。

    1. 调整只读用户权限(取消「查看」权限)

      1. 在「管理中心 > 用户管理 > 角色」页面,找到「只读用户」角色,点击右上角「编辑」;
      2. 在「功能模块」列表中找到「仪表板智能洞察」,取消勾选「查看」权限;
      3. 点击「保存」,生效后「只读用户」仪表板页面将不展示「智能洞察」入口。

    1. 为AI相关的数据分析师配置「编辑」权限

      1. 点击「新建角色」,输入与业务职能匹配的名称(如 「洞察配置专员」,便于后续识别),点击「确定」完成创建。

        创建完成后可看到自定义角色默认没有仪表板智能洞察任何权限。
      2. 为自定义角色配置「编辑」权限 :找到新创建的「洞察配置专员」角色,点击右上角「编辑」按钮,在编辑页面勾选仪表板智能洞察「编辑」权限,配置完成后点击「保存」。
      3. 添加角色成员(AI相关的数据分析师团队)
        进入「洞察配置专员」角色的「成员」页面,点击「添加用户」,支持通过搜索用户名称(单个添加)或关联用户组(批量添加,如「数据分析师组」)的方式添加成员,选中目标用户后点击「添加」,成员将立即获得该角色的权限。
    2. 为门店店长、区域经理配置「查看」权限

      1. 点击「新建角色」,输入与业务职能匹配的名称(如 「洞察查看-业务管理人员」,便于后续识别),点击「确定」完成创建。

        创建完成后可看到自定义角色默认没有仪表板智能洞察任何权限。
      2. 为自定义角色配置「查看」权限:找到新创建的「洞察查看-业务管理人员」角色,点击右上角「编辑」按钮,在编辑页面勾选仪表板智能洞察「查看」权限,配置完成后点击「保存」。
      3. 添加角色成员(门店店长、区域经理等)
        进入「洞察查看-业务管理人员」角色的「成员」页面,点击「添加用户」,支持通过搜索用户名称(单个添加)或关联用户组(批量添加,如「门店店长组」)的方式添加成员,选中目标用户后点击「添加」,成员将立即获得该角色的权限。

    5. 数据处理机制

    数据范围

    当前仪表板中用户「所见即所得」的数据将作为知识被提取出来供大模型智能洞察,包括:

    • 基于当前筛选条件下的可见数据
    • 不同标签页页签下的卡片数据

    动态更新逻辑

    变更筛选条件或卡片下钻后,当前仪表板中呈现的数据会发生变化,点击「重新生成」更新洞察报告。

    6. 限制条件

    • 暂不支持分析:图片卡片、外链卡片。

    • 表格类卡片提供初始 200 行数据用于分析。 若需要修改可分析的表格行数,可在「管理中心 > 开放平台 > 插件管理」页面,通过新增插件的方式修改配置,插件管理操作可参考插件管理

      说明:此配置全局生效,适用于所有仪表板智能洞察与卡片智能洞察。

      代码示例:可将代码中的「200」修改为需要用于分析的表格行数。

    GD.dispatch('config-dashboard-insight-settings', {
    cardDataLimit: 200,//在此修改表格行数
    })